商业地产

新首富王健林背后的“快富”密码

2010-8-12 10:46

  商业地产:打通商业与地产间的“任督二脉”

  “即便在90年代万达有20-30个城市的发展规模,销售突破100多亿的时候,我始终有危机感,觉得这不是做生意的方式:每一年全国新开工12-14亿平米,加上续建就超过20亿平米,以后利润会越来越少。我们一块儿琢磨,就做收租业吧。人多?那就做零售收租业吧。招租、收租困难?那就做订单商业地产吧。”王健林在2009年完成第二次私募融资后的一次公开讲演中,回顾万达商业地产模式的形成过程。

  持续10年下来,万达的模式就与整个房地产行业有了区别。这从200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掉头直下、冰封千里,万达依旧攻城略地、批量“抄底”的气势中可见一斑。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,万达一举将5个地块收入囊中。2009年仅利用半年时间拿下10余个城市的核心地段的项目。到了2010年初,王健林的计划再度加码,2010年新开业17个万达广场,2011年计划新开业20个万达广场,到2012年万达广场数量将超过80个,经营性物业持有面积将超过1200万平方米。

  对于如此快速的扩张,王健林的自信恰恰来自于他们难以企及的全产业链。从万达广场到万达电影院线,从万千百货到万达索菲特大饭店,王健林打造了集写字楼、文化娱乐产业、大型购物中心、高星级酒店、公寓于一体的“城市综合体”,协同其的,则是万达自己的设计规划院、酒店管理公司,以及沃尔玛、百盛百货、美国百胜餐饮集团等共同设计“订单”的跨国巨头。

  “这种商业地产模式布局具有互补性,围绕这个核心的规模扩张比较稳健,同时这种长期租约的模式保证了资金流的持续性,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冲住宅价格的周期性波动。”《新财富》研究员陈福对记者说。

  王健林对此称之为“打通了商业和地产之间的任督二脉”,“要什么就有什么”令全产业链合纵连横: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看你现在盈利了多少,而是看万达的商业模式和所有房地产不一样,而且这种企业的估值应该更看好长远的利益。

 
首页   第1页   第2页   第3页   第4页   下一页
相关文章
推荐商铺信息